冯刚: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热点研究的特点和规律
发布时间: 2018-03-13 浏览次数: 41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作者:冯刚

思想政治教育热点研究必然要符合其所处的时代背景、学科背景,必须具有鲜明的实践指向。

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热点研究的发展规律,要在基础理论的延伸与深化、实践的发展与需求中聚焦热点难题,深刻理解热点研究与学科发展的双向互动机制。

把集体攻关和协同推进聚焦到领域内的热点、难点问题上,洞察和把握其中的变化规律,发现问题导向和演进趋势,预测下一阶段的研究主题和发展方向。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热点是对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和实践重点、难点问题的深刻反映。2017年是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创新发展的重要一年。围绕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和中央31号文件精神,思想政治教育领域掀起了一个研究成果集中涌现的高潮。下半年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系统提出,更是将党的理论创新推向了一个新高度,也为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创新发展提供了新的理论指导和实践遵循。整体看来,本年度学界对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中的一系列重要问题展开了广泛、深入的讨论,形成了很多研究热点,深入分析和科学把握这些热点研究的主要特点及发展规律,是深化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和推动学科发展的必然要求。

一、思想政治教育热点研究的内涵、特征与价值

  所谓热点研究,主要是指针对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中的热点、难点以及急需解决的重点问题进行长时间的持续关注和深入探讨。研究热点往往反映着某一学科、某一领域中正在产生或即将产生的重要议题,预示着下一阶段研究的主要方向,是学界共同关切的重要内容。研究热点的形成不是学者们的主观臆造,而是理论和实践不断向前发展的必然结果。一方面,人类对事物的认识不是一蹴而就的,它会随着自身实践能力和认识能力的提升而不断丰富和发展,随着研究视域、研究方法的不断拓展而逐步深化,在这样的过程中,理论当中更关键、更迫切的一部分内容就会相应成为热点问题;另一方面,人类的认识源于实践,理论的产生和发展离不开实践,实践不仅可以有效检验现有理论的科学性,也会对科学理论发展提出新的要求,这些新要求也将成为研究中的热点议题。从其产生的过程看,研究热点不仅包含了基础理论问题的逐步深化,也包含了实践中产生的新的理论需求和研究动向。

  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热点,一般可以理解为一定时期内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领域中的研究聚焦。通常来说,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热点具有一定的时间范围,因为在不同的社会历史背景和研究发展阶段中,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所关注的侧重点和聚焦点会不断发生变化。这也就意味着,我们在讨论思想政治教育领域某一个研究热点时,一定是有时间限定范围的。但同时也要看到,某些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热点能够吸引较长时间的关注。例如对原有基础理论问题的持续深化,又或者是原有理论对实践中产生的新需求、新问题的回应,也将成为思想政治教育新的研究热点。因此,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热点的形成,既包括特定时期内传统基础理论问题的持续深化,也包括实践过程中产生的新范畴和新动向。

  思想政治教育热点研究必然要符合其所处的时代背景、学科背景,必须具有鲜明的实践指向。首先,思想政治教育热点研究必然要符合所处的时代背景。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1](P26)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思想政治工作,先后召开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文艺工作座谈会、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等多个重要会议,为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创新奠定了良好基础,成为现阶段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科学指引和思想滋养。思想政治教育热点研究必须要紧密围绕这些会议精神展开,枉顾时代背景的研究要么是老调重弹,要么是空中楼阁。其次,思想政治教育热点研究与本学科的发展阶段密切相关。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成立30多年来,在基础理论和实践应用研究方面都取得了长足发展,形成了很多研究成果。但是,作为一个相对“年轻”的学科,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范畴、学科边界、研究范式等很多基础理论问题还没有最终得到解决,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科学化和公信力还不够,本学科的理论自信也不够坚定。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热点往往与学科发展的这些阶段性特征具有直接关系,思想政治教育热点研究离不开也跳不出本学科所处的发展阶段。第三,思想政治教育热点研究具有鲜明的实践指向。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本身源于实践,又要指导实践。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国内外形势发生很大变化,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客体、环境都呈现出新的阶段性特征,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也出现了一系列新要求、新任务、新情况、新挑战。面对实践领域的新需求,思想政治教育热点研究必然要从实践中发现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指导实践不断向前推进。

  准确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热点,是推动学科理论与实践发展相互促进的重要动力。首先,思想政治教育基础理论研究必须要关注热点问题。热点问题是学术研究的聚焦点、着力点,代表着、预示着基础理论的研究方向和发展趋势,只有准确把握热点问题,深化热点研究,才能持续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基础理论深入发展,不断实现基础理论创新。其次,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创新要关切研究热点。实践的创新发展离不开科学理论的指引。马克思指出:“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2](P9)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需要热点研究对其进行积极、必要的科学指引,为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提供及时、充足的智力支持。第三,任何一门学科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创新都要具有科学性和规律性。理论发展与实践创新是一个循序渐进、交互作用的过程,杂乱无序的研究要在某一方面寻求突破,就需要把集体攻关和协同推进聚焦到领域内的热点、难点问题上。因此,深化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基础理论研究,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创新发展,需要敏锐洞察和准确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热点及其变化规律,从中发现问题导向和演进趋势,预测下一阶段的研究主题和发展方向。

  笔者近期组织编写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热点年度发布(2017)》,就是出于学界对思想政治研究热点的高度关注,对年度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在范畴、方法、内容、载体、功能价值以及专题领域等方面研究的新进展、新成果进行了梳理,从而分析其中的阶段性特点、存在的不足和未来发展趋势,期待与学界同仁和实践工作者共同分享。

二、思想政治教育热点研究的年度特征

2017年,学界围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围绕学习贯彻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结合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中的重点、难点问题,进行了持续、深入的热点追踪和深化研究,形成了丰硕的研究成果。总体来看,这些研究成果呈现出如下特征。

1.始终坚定正确研究方向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面对社会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日趋活跃、主流和非主流同时并存、社会思潮纷纭激荡的新形势,如何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迫切需要哲学社会科学更好发挥作用。”[3]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研究,必须始终坚定正确研究方向。在本年度的思想政治教育热点研究中,充分展现了以马克思主义为根本指导、以人民为中心的基本原则。例如,在思想政治教育政策发展研究中,研究者对如何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如何坚持党对高校的全面领导,如何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以及如何促使思想政治教育政策体系和法规体系更加科学有效等问题始终保持了高度关注;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质量评价研究中,研究者始终强调要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坚持高校的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几乎所有研究成果都将这些基本原则贯穿其中;在思想政治教育的跨学科研究中,坚持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指导,坚持不忘学科本来、吸收交叉学科外来、面向学科发展未来,成为开展跨学科研究的重要理论前提。这些研究成果都充分展现了思想政治教育热点研究始终坚持正确方向。这一方面确保了研究成果的科学性,另一方面也明确了热点研究的价值取向。

2.始终围绕适应新时代发展要求

  马克思主义历来重视时代的变化,并且根据时代的变化不断创新自己的理论和实践,尤其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实际运用问题上,强调“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2](P376)。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创新发展,离不开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指导,也离不开中国改革发展的实践。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代中国正经历着我国历史上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也正在进行着人类历史上最为宏大而独特的实践创新。这种前无古人的伟大实践,必将给理论创造、学术繁荣提供强大动力和广阔空间。”[3]深刻的社会变革和鲜活的发展实践,为思想政治教育热点研究提供了丰厚滋养。2017年,思想政治教育热点研究扎根中国大地,紧密结合中国改革发展大势,充分体现了时代发展的基本要求。例如,在本年度的思想政治教育基本范畴研究中,学界结合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深入探索了学科定位及发展问题,对时代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发展需求和价值关切进行了讨论,并开始广泛关注网络舆论引导、游戏反馈激励机制等富有时代感的问题;在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研究中,学界结合时代发展特征和教育对象思想特点,不断深化对传统载体继承与现代载体创新关系的认识,在肯定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载体中积极部分的同时,也对如何完善不符合时代发展特征的内容,如何丰富现代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形式、类型、结构、功能、内容等问题进行了讨论。这些热点研究坚持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原则,不断适应时代特征与我国社会发展实际,不断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热点研究的时效性。

3.符合经济社会发展阶段性特征

  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发展与国家经济社会综合发展是紧密相关的。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要立足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并努力为国家发展提供良好的思想文化软环境;另一方面,从根本上讲,思想政治教育是做人的工作,在不同的经济社会发展阶段,人具有不同的特征,思想政治教育必须时刻注意符合经济社会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本年度思想政治教育热点研究立足我国改革发展实际,准确把握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着眼服务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例如,学界越来越重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发展,本年度的相关研究已向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理论深化发展,深入探讨如何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化”,如何将网络实践和学理研究相结合;在大学生思想热点研究中,研究成果涵盖广泛,包括对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创新精神、受传统文化的影响、法治素养、生态文明观、人生观、择业观、网络行为、身心健康、社会思潮影响等多个方面的研究,这些研究实际上都反映了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在大学生思想方面的影响。这些热点研究不仅符合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发展实际,同时对解决新时代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思想文化问题进行了积极探索。

4.满足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发展新要求

  年度思想政治教育热点研究的一个很明显特征是坚持问题导向,始终立足理论研究与实践创新过程中碰到的实际问题。例如,围绕党的理论创新和思想政治教育发展这一主题,大量研究成果强调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成为指导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的基本遵循,并针对如何运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开展了深入研究,并形成了很多具有实践指导意义的意见和建议;在高校实践育人的相关研究中,研究者积极探索多学科交叉融合发展模式和研究范式转变,研究的精细化程度越来越高,如何加强实践育人的机制建设和实践育人共同体建设等一系列关乎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的重要问题受到关注;学界不断拓展研究视角,国家治理现代化、文化建设、生态系统理论等都进入研究视野,大数据、互联网+、新媒体等时代特征在研究中也得到了充分体现。这些热点研究直面了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并努力形成有效的理论成果和工作建议,以满足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创新发展的客观要求。

5.研究纵深持续深入

  所谓研究纵深,是指针对思想政治教育特定研究领域不断推进的研究深度。本年度学界结合思想政治教育基础理论和实践领域的重点内容,进行了持续、深入的研究。比如,关于思想政治教育史的相关研究,以我们党关于党史和国史重大问题的科学分析和正确结论为基本遵循,以党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脉络和理论发展为核心依据,以推动解决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问题为重要旨归,解析了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文献和典型案例,提出了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宏观对策建议;在思想政治教育价值与功能研究中,研究成果不断明晰思想政治教育价值边界和功能的概念,深化对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生成的认识,拓展基于主体需要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方式,丰富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形态,从而不断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实现;在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与规律研究中,研究者进一步理清了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基本要素和重要环节,深入探讨了如何把握思想政治工作规律、遵循教书育人规律、遵循学生成长规律等问题。拓展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纵深,是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内涵式发展的内在需求,同时也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不断发展完善的题中应有之义,对于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公信和学科自信具有突出意义。

6.研究视域不断拓展

  随着思想政治教育基础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和实践创新的不断扩展,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视域也在不断丰富。年度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热点呈现出丰富、开放的特征。比如,有研究者提出了“思想政治教育内生动力”等概念,探讨将激励效果贯穿于思想政治工作全过程的可能性,认为需要从及时激励机制、明确目标导向体系、激发教育对象内生动力三方面着手,深化思想政治教育的反馈激励机制构建;有研究围绕红色文化实践育人问题进行研究,提出:要通过开展富有特色、生动活泼的体验教育活动,来感受革命先辈的奋斗足迹,深化大学生对红色文化的认知认同,增强对社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激发起勤奋学习、立志成才的热情,激活青年学生的内生动力,要将红色文化渗透于大学生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让大学生在自我体验中触摸“历史的厚度”,体会“红色的热度”,感受“文化的温度”,从而树立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明确的人生发展目标,自觉承担起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历史使命,要通过实践活动仔细“咀嚼”与“消化”红色文化内隐的精神品质,以“红色基因”来校正思想准星、消除精神懈怠、砥砺意志品质,培养自己不屈不挠的精神与正视挫折的勇气;还有研究立足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的客观实际,关注到了“思想政治教育文化蕴涵”“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等系列问题,形成了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新动向。热点研究视域的不断拓展,使思想政治教育基础理论体系更加丰富,实践探索视域更加生动,这对于扩展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空间,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7.研究方法丰富多样

  毛泽东指出:“我们不但要提出任务,而且要解决完成任务的方法问题。我们的任务是过河,但是没有桥或没有船就不能过。”[4](P139)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持续发展离不开方法的创新。纵观年度思想政治教育热点研究,突出地反映了研究方法的不断变化。不少研究在深化传统研究方法的同时,积极借鉴其他学科研究方法,交叉学科研究范式越来越受到重视,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例如,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中,利用大数据方法提升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的精准化水平;在思想政治教育内化问题研究中,学界结合教育学、心理学相关理论,深入探讨内化机制,注重由“知”到“智”的内化,通过审美人格增强内化效果;在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研究中,学界结合管理学、社会学、心理学等相关理论,不断探索高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发展路径,加强高校辅导员队伍的专业素养和职业能力研究;在大学生实践育人研究中,有学者将CIPP教育评价模型引入大学生社会实践育人成效评价研究,将背景评价、输入评价、过程评价和成果评价分别细化为育人环境基础能力、育人资源配置能力、育人过程行动能力和育人成果绩效能力四个主指标,对贯穿实践活动从开始到结束的各项考评指标进行定量分析。通过灵活多样的研究方法,树立起交叉学科研究意识,使思想政治教育热点研究的质量不断提升,同时也为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提供了新的生长点。

三、准确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热点研究的发展规律

  思想政治教育热点研究的发展具有一定规律,理解这些规律对于准确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发展方向、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准确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热点研究的发展规律,需要在理论的延伸和实践的需求中发掘、理解、聚焦热点问题,并且在热点研究与实践发展的双向运动中推动理论研究的创新发展。

1.在基础理论的深化与延伸中把握研究热点

  在30多年的学科发展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对其基础理论的探索从未停止。随着理论研究的步伐不断加快,一方面,学界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基本问题的认识程度逐渐加深,比如对思想政治教育“内生动力”“球形范畴体系”“内化机制”“文化蕴含”等问题的讨论变体现了这一趋势;另一方面,学界对于基础理论问题的探索持续延伸,比如利用交叉学科的研究方法来讨论思想政治教育基础理论问题,使得原有的研究方法和研究视域获得了极大丰富。也正是在对基础理论认识不断深化和延伸的过程中,学界的研究目光逐步聚焦,力量逐步聚集,最终形成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热点研究,也使得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研究朝着科学化的方向不断迈进。从这一角度来说,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内,深化思想政治教育基础理论认识,延伸思想政治教育基础理论研究,比如利用交叉学科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范畴、过程规律、制度政策等,都可能是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重要热点。

2.在实践的发展与需求中把握研究热点

  随着实践的不断发展和客观环境的不断变化,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总是会遇到这样那样的现实难题,迫切需要在理论上给予科学指引,这就迫使学界坚持问题导向,面向客观变化的实践需求,不断研究新的课题,不断深化理论认识,形成新的研究热点。因此,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热点研究的发展规律,还需要时刻关注鲜活、生动的实践活动,不断总结、归纳实践过程中形成的科学经验,积极回应实践发展过程中遇到的现实问题。从这一点来说,挖掘大学生群体的时代特征、完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创新思想政治教育载体与方法、落实高校协同育人机制等,都可能成为今后一段时间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热点。

3.深刻理解热点研究与学科发展的双向互动机制

  学科的热点研究与学科的自身发展是辩证统一的。一方面,热点研究的形成与发展离不开学科自身的创新与完善;另一方面,热点研究的深化与扩展又不断推动学科自身的创新与发展。因此,热点研究与学科发展并不是孤立存在的,二者的发展过程是一个双向互动的闭环。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热点研究的发展规律,最重要的是深刻理解思想政治教育热点研究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的双向互动机制,在热点研究的聚焦和深化过程中,将研究成果作用于学科发展;同时,在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自身的发展过程中,积极面对客观实践,敏锐把握理论动向和实践需求,形成新的研究热点,吸引学界目光,最终攻克难题。在学科发展中推动热点研究,在热点研究中实现学科发展,往复循环,从而形成思想政治教育热点研究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的良性互动,实现二者的共同发展。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热点层出不穷,热点研究也永无止境。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和实践工作者必须“要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密切关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规律性、前瞻性问题,以问题为导向推进自身的创新发展。要将思想政治教育放在教育现代化进程、网络时代宏观背景中统筹谋划,在学科建设视野下系统设计、全面推进”[5](P267)。只有牢牢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热点研究的发展规律,才能始终站在理论研究的前沿,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形成有影响、有分量的研究成果,从而推动理论研究和实践工作不断迈向新的台阶。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3]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05-19.

[4]毛泽东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5]冯刚.探索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内生动力[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冯刚,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思想政治工作研究院院长。